Go...

当前位置: 首页>>世界杯冠军魔咒

如何看待理财估值问题?

摘 要

银行理财无论是短期产品还是长期产品,估值波动都明显低于同类型基金。

如何做到?

理财相对公募基金有多种方法和策略来平滑估值,近期讨论比较多理财平滑估值方式有:(1)银信合作;(2)自建估值模型。

监管怎么看?

一直以来,监管都在强调理财产品估值的公允性,在监管趋严的态势下,是否合规也一直存在争议。今年以来,监管机构已叫停多项平滑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举措。

理财估值问题会如何影响债市?

我们回顾过去的2023和2024年,在一二三季度末,都存在银行理财季末赎回带来的信用债估值影响。银行理财一般季末有回表压力,规模都会有较显著的下降,而进一步观察季末收益率和利差变动情况,虽然信用债收益率有上有下,但是信用利差均有所上行,说明季末回表主要影响信用债的相对估值。

理财平滑估值有利于稳定信用债相对估值,在遭遇赎回或者回表的过程中,降低影响,反之则反是。

如何看待后续理财估值问题?

市场会认为理财存在向公募靠拢的趋向,但是因为负债管理、资产结构、产品规则、交易策略等多维度因素的客观存在,即使理财无法自建估值,仍然会存在一定的产品优势,其产品净值表现还是会与公募基金存在一定区别。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化;负债端波动超预期;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正文

近期,银行理财“自建估值”相关消息引发市场关注。理财如何平滑估值?对信用债市场会有何影响?

01

为什么关注银行理财估值?

银行理财规模达到30万亿大关,再度逼近前高。2022年四季度,银行理财规模的高点达到了30.9万亿,而根据普益标准数据,截止2024/12/15,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到29.88万亿,已经逼近前高。

银行理财是信用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持仓结构中信用债占比超4成。以2023年理财年报来看,银行理财持有债券以信用债为主,利率债占比仅3.2%,信用债占比42.12%,同业存单占比11.3%,按照2023年末26.7万亿的规模计算,其持有的信用债超11万亿。

而一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明显较小。我们用银行理财的短期/长期纯固收类产品收益率指数计算其7日年化,将其与Wind短债/长债基金指数7日年化对比,可以明显观察到,无论是短债基金还是长债基金,理财的年化收益率变动明显偏小。

银行理财是如何实现估值相对稳定?理财有哪些平滑估值的操作?

02

银行理财如何平滑估值?

近期讨论比较多的理财平滑估值方式主要有:(1)银信合作;(2)自建估值模型。

2.1 银信合作

银信合作可分为“平滑信托机制”和“收盘价估值”两种。

“平滑信托机制”的本质是让信托SPV收益在运作期间的不同时段相互调剂,达到“以丰补欠”的效果。通过设置业绩基准,当债市行情好的时候,实际收益超过业绩基准,信托SPV储存超额利润,在行情差的时候信托SPV释放利润,最终达到理财产品自身、甚至在理财产品间平滑收益的效果。

“收盘价估值”,主要是针对交易所私募债的估值。交易所的私募债由于没有连续竞价,其收盘价始终为100.00元,为理财使用收盘价估值提供了可能性。如果理财与信托双方事先约定,对交易所债券使用收盘价估值,计算净值时以交易所收盘价作为债券日终价格,那么几乎能让产品的每日净值没有波动。理财每天只计提利息部分以债券票面利率每日增值。

我们通过银行理财前十持仓中信托的规模和占比、交易所债券的持有人结构、银行间债券交易的数据都能够发现这一趋势的变化。

1、直接观察理财持有的信托计划规模

银行理财持仓明细不直接公布,我们通过其公布的前十大持仓能够观察到趋势性上行。2022年以来,理财不断增配信托计划,占比明显呈逐年上升态势,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场理财前十大持仓中信托计划占比已达21.2%,是近年来最高水平。

2、间接观察理财和信托在交易所及银行间的投资行为

交易所债券的银信合作有明显上升趋势。我们从上交所公布的信用债持仓者结构能够观察到,理财直接持有的上交所信用债规模从2021年末开始下降,2022年赎回潮后,理财明显减持公司债;而信托的持有规模则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结合理财前十大持仓中信托计划不断上升的规模和占比来看,我们认为理财可能通过信托增加公司债仓位。

银行间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银行理财在银行间受交易规则的限制,必须与信托等机构合作。从银行间理财、其他产品类的交易数据趋势能观察到,二者之间走势相似度较高。其他产品类包括信托、养老金等机构,但从结果来看,银行理财影响较高。

从买入期限来看,理财通常偏好剩余期限3年以内的中短债。而其他产品类对3年以上期限的信用债净流入在明显增加,理财或将对净值影响较大的中长期债券通过信托通道购买,而自身主要购买期限适中的信用债。

在银信合作模式下,信托可以帮助理财产品平滑净值和增强收益,从而达到“低波动”和“稳收益”的效果。

2.2 自建估值模型

近期市场开始关注银行理财“自建估值模型”的可能。

据每日经济新闻 ,一些具备会计事务所背景的咨询机构开始建设新的债券估值模型,并推介给银行理财子公司,成为后者自建债券估值模型的基础,其目的是通过更稳健的债券估值体系,有效降低债券市场异动下,债券价格波动对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影响。

03

今年以来有关监管举措

今年以来,监管机构已叫停多项平滑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举措。

5月,据21世纪经济 ,华北地区有金融监管部门通知部分信托公司,禁止信托公司在与银行理财合作的过程中提供“收盘价估值”服务。这也是监管通知中首次直接提及“收盘价估值”这个新型估值模式。

6月,据金融时报 ,金融监管总局某地监管局向辖内信托公司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合作业务合规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通知》点名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合作业务存在的四类违规问题,并要求开展合规性排查,包括配合理财公司违规使用平滑机制调节产品收益。

12月11日,据北京商报 ,金融监管部门已下发通知要求理财公司不得违规通过收盘价、平滑估值及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去熨平产品净值波动。有理财公司已于本周收到相关通知,部分此前已试水自建估值模型的理财公司,监管已要求不得新增使用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的资产。

一直以来,监管都在强调理财产品估值的公允性,在监管趋严的态势下,是否合规也一直存在争议。

04

理财估值问题会如何影响债市?

我们回顾过去的2023和2024年,在一二三季度末,实际上都存在银行理财季末赎回带来的信用债估值影响。银行理财一般季末有回表压力,规模都会有较显著的下降,规模下降较高的2023Q1下降了1.45万亿。

而进一步观察季末收益率和利差变动情况,虽然信用债收益率有上有下,但是信用利差均有所上行,说明季末回表主要影响信用债的相对估值。

理财平滑估值有利于稳定信用债相对估值,在遭遇赎回或者回表的过程中,降低影响,反之则反是。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变化;负债端波动超预期;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注:本文为天风证券2024年12月17日研究报告《如何看待理财估值问题?》,分析师:孙彬彬S1110516090003、孟万林S1110521060003、涂靖靖S1110524100002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