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当前位置: 首页>>世界杯1998

慈禧太后,为何能稳固掌权47年?有三张王牌在手,谁敢夺权

慈禧能否延续其地位的关键在于同治驾崩后皇位的继承问题。由于同治帝死时并未留下直系血脉,因此需要选择一位嗣皇帝来继承皇位。如何选择、选谁,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选择同治的子侄辈,那么成为太皇太后的的慈禧将无法垂帘听政;如果选择同治皇帝已经成年的同辈,那么皇帝无疑不会受慈禧的牵制。因此,慈禧但凡想要继续掌权,以下两个条件必不可少。

一、嗣皇帝年幼无法亲政

因此,当时与同治帝同辈的年仅4岁的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很成功地入了慈禧太后的眼,能够满足她条件的载湉成功入承大统,史称光绪帝。其实当时符合慈禧太后条件的并不是只有光绪帝一人,那为什么慈禧非他不可呢?这一不符合祖制的决定又为什么能得以施行呢?

首先,慈禧主动将光绪的抚养权交给了慈安太后,充分保证了慈安太后的地位,得到了慈安太后的支持。

其次,位高权重的醇亲王奕譞在当时已然取代恭亲王成为满清皇室的领袖人物,争取到他的支持那么慈禧掌权的阻力将小很多,而奕譞又没有恭亲王那么难应对,出于政治考量,慈禧也会选择光绪帝。显然,慈禧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

二、“垂帘听政”的掌权方式

面对实力强劲、经验丰富、顽固迂腐的“赞襄政务大臣”组合,慈禧会如何应对,以实现自己掌权的目的呢?慈禧选择垂帘听政这一有前人实行,不违祖制还让大臣挑不出错的方式。同时慈禧还争取到了恭亲王奕訢以及决定性人物、时任兵部侍郎的瓜尔佳·胜保的支持。

在两人的帮助下,慈禧成功扳倒了“赞襄政务八大臣”,原本奕訢的想法是通过慈禧实现自己掌权,可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慈禧反利用了他的想法,成功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中,最后甚至逐步削弱了恭亲王的势力,其政治头脑可见一斑。

三、登峰造极的驭人之术

慈禧之所以能长期掌权,与其致力于培植自己的党羽及集权工具脱不开关系。慈禧执政期间,不仅让她手下的太监安德海、李莲英成为自己巩固权势的一把利刃,还致力于拉拢被恭亲王削弱和打压的地方势力代表人物、汉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

成功用高官厚禄将一批汉臣拉到自己的阵营,并得到了淮军、湘军的支持,打压恭亲王一脉,逐渐将恭亲王驱逐出权力中心。而这仅仅是慈禧善用驭衡之术的一点体现。

结语:尽管后世对于慈禧的评价多是诟病与口诛笔伐,而慈禧作为一名久居深宫的女人,受当时的时代条件及封建思想的影响,确实做了很多令人无法原谅的丧权辱国之事。

但我们更多地是站在上帝视角,以现代思维、已有的史料对历史人物进行评判。不可否认的是,在封建时代,能以女性的身份持续掌权47年,绝对可称是一代传奇女人。这三张王牌环环相扣,步步衔接,足以可见慈禧的睿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