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Go...
所以我在盆的前期处理上是一丝不苟的。在7月底的大太阳的日子里,大家都烦透了太阳高挂无风的日子。但我很开心。用虫茶,蚕砂和石榴皮把罐子煮了。当然是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她看见一定是要骂的。因为她的丝袜被我用来包材料了。她要是看到她漂亮的丝袜在开水里煮,一定是很难受的。煮的时间不用很长,十分钟就够了。
煮的另一个好处是罐上面很难去掉的粘帖纸也可以非常容易的去掉。然后在大太阳底下晒两天。就可以了。等罐子冷却了,闻一闻,那叫一个沁人心脾的淡香啊。就像一个刚出浴的美人似的。那蛐蛐呆在里面能不高兴吗?事实上,我落盆的第一天晚上就发现十之八九的虫都安静的趴着,心里别提多美了!
NO.2 垫纸
垫纸是现代养虫的一个很好的工具。有人要问:什么罐子要垫纸?什么时候要垫纸?我的回答是:从落盆之日垫起,到蛐蛐寿终结束。不管什么罐子都可以垫纸,好的罐子保洁,差的罐子补缺。蛐蛐是比较喜欢较为干燥的地面。
干了,它可以通过水盂进行调节。湿了,它却无能为力只能煎熬。而垫纸却起到了提供干燥地面的作用。当垫纸潮了,就要换了。这对于一些透气不好的瓷性养盆可帮助减少由于透气不好盆内过于潮湿的问题。对于好的养盆,垫纸并不会削弱罐体的养生性能。并更利于清洁。
不过,上述论断仅适用于江南地区。对于京津等北方地区,垫纸似乎是有违北罐的养生机理的。这一点我没有实践经验。需要北方的虫友细查。
北方有润罐的习惯,那时因为北方的空气干燥。有时湿度就会低至50%甚至更低。润罐就是改变不了大环境退而求取改变蛐蛐罐里的小环境。增加罐内湿度。在上海和江南地区基本上没有这个问题。倒是下雨天湿度很容易上到80%以上。要注意干燥。换垫纸,开空调是提高干燥程度的可取方法。
NO.3 食
很多人都会比较吝啬食粮。他们每天给蛐蛐吃一粒米的食粮。有的人担心给的太多会把肚子吃大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如果你的蛐蛐因为吃得太多以至于肚子收不回去了。请不要对这条蛐蛐报以厚望。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自然的淘汰法则,而要人为的为你的士兵设保护呢?他们是要去打仗的而不是秀六块腹肌的。
这样,我最多一天换一次食。有时还可以拖长一点。早秋里唯一的吃食标准就是吃得多。但必须是素食。蛐蛐虽然是杂食昆虫,但以素食为主。蛐蛐的肠胃实际上不太能够消化荤食。荤食的作用是诱食,它的结果是催老。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蛐蛐早斗,可以喂食荤食添加料。
NO.4 水
水对在养盆里的蛐蛐来说是生命的保证。我做过的实验表明,再好的养盆,如果不放水盂的话,蛐蛐也只能坚持72小时。但在潮湿的土罐里,可以至少存活6天,最长的记录是18天。很多人都认为水盂的水是供蛐蛐饮用的。其实是很片面的。
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时间水盂的水是蛐蛐用来清洁身体的。在温度超过30度时,是用来浸润肚子降温的。只有在没有食物和空气特别干燥(湿度低于50%时)才会偶尔抿上一口。
所以当气温高于30度时,必须天天换干净的水。气温低于28度时,两天换一次水也未尝不可。什么水好?干净的河水(经过密封,冷藏和沉淀),山泉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商业化的矿泉水由于可能添加的微量防腐剂或杀菌剂,我用下来确实不如前面的选择。干净的河水,密封,冷藏和沉淀后是绝佳的蛐蛐饮水。
NO.5 蛉房
免了!蛉房的好处是蛐蛐爬到蛉房顶它的探须可以碰到罐子的盖子,这样它就不会跳破头了。但是蛉房有个很不好的副作用就是蛐蛐的右前爪花常常因此磨掉。只要养房的温度控制的低一点(25,26度)。水盂大一点。盆处理的清爽一点。大部分蛐蛐都不会乱跳。个别性烈的紫虫可以在盖子上贴一张纸垫来防止跳破头。
NO.6 洗澡
免了!大部分时间,蛐蛐都不需要人为的替他洗澡。利用水盂,他的牙齿以及自身皮壳上的蜡层,它都可以很好的做到自洁。这也是为什么水盂里的水经常会飘一层油花或者在水盂里发现虫屎。
但是,洗澡是可以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在你需要推迟下雌时间。因气温过高(大于30度)导致跳盆。这时洗澡的主要功能是降温。降温可以使蛐蛐安静,降温也可以降低它的新陈代谢速度达到延缓斗期的作用。对晚路虫有益。
NO.7 头灯
这是个事半功倍的工具。要想在一个小时内给一百条蛐蛐完成换水换食和换垫纸的工作,非得有它神助不可。市场价98元带两节18560大电池。
NO.8 温湿
养秋虫可以接受的养房温度范围是24度到30度。湿度是50%到70%。蛐蛐在气温超过30度以后会产生烦躁导致爬盆,跳盆。在24和25度左右会很安静的趴在盆里休息。很多虫友的养房并不会24小时开空调控制温度。在特别热的日子气温有可能超过30度。这个时候养盆的好坏以及提供足够大的水盂供蛐蛐降温尤为重要。
有人用市场上卖的一种供蛐蛐饮水的水器代替水盂是不可取的。因为它没有调节养盆内湿温度的功能。湿度对于蛐蛐的静养也很重要。湿度达到80%以上,蛐蛐会减少通过腹部呼吸孔的水分排出,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不利于蛐蛐成长。湿度低于50%,太干。蛐蛐需要大量饮水。流失电解质太多。也不利于生长。蛐蛐加速老化,盆长降低或消失。所以最佳的养房温度是25度,湿度60%。
NO.9 下三
落雌是所有养虫人最头疼最耗时间的一项作业。而下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虫的好坏。不可马虎。但如何高效的下三是许多人希望了解的。这里谈谈我摸索了十年的最佳下三法。下三最怕的是三尾和二尾不媾和。所以前期的工作就是要找到彼此媾和的配对。通过几次盲配后我们可以做到为每个二尾配上两个媾和过的三尾。并把它们放在小瓷罐里和雄虫盆配对。
当完成了这项看似艰巨的工作以后,你每晚要做的就是把其中的一个母子赶进盆让另一个插籽休息。然后隔天轮换。而不用担心他们不媾和。如果你工作很忙做不到每天起落三尾,最长可以放48小时。但如果二尾和三尾在一起超过72小时,你会发现二尾变得避斗,腿脚变软踢腿无力。元气被消耗的太厉害了。这是我大批量虫测试过的数据。供大家参考。
NO.10 养三
多年实践下来,我采取两种三尾养法同时进行。一个是小土罐里养1到2只,配对雄虫作为工作三尾。另外用木箱集中式饲养和雄虫相当数量的元雌三尾。为了减少三尾的互相残杀,要在集中饲养木箱里放入两个雄虫,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秘笈。
养蛐蛐和养花差不多。当你掌握了规律了解了蛐蛐的习性,你要做的就是定时定量的浇水。观察泥土的干湿程度,结合天气的情况以及花木的状态加以微量的调整。所以是一件需要耐着性子,但又不太费力的活。而他的回报是当蛐蛐健康的成长。
在大自然赋予它成熟的年龄担负起你对他的期望。任何人为的拔苗助长,勤肥勤水都会对花木造成困扰。严重的会使花木烂根,枯萎和死亡。养蛐蛐需要监控的主要数据是体重。所以要掌握空皮和饱餐后的最高重量这两个重要的数据。
当饱餐后的重量开始下降,虫就有可能进入成熟期。但如果是明显的下降,则虫体可能出现问题。另外一个数据是抓地力。如果虫子养了一段时间抓地力明显下降,则要检讨饲养的过程是否出现偏差。抓地力不用每个蛐蛐都测。抽查几个就可以了解整体的状况。
我自己认为这是一个靠谱的技术贴。如果你认可的话,就点个zan吧。(本文作者:大师一品)
关注超级宠物星公众号
点左下角小键盘
回复“蟋蟀”,可获得珍贵蟋蟀养斗资料
珍贵古玩级南盆北罐图片集
蟋蟀将军图谱、蟋蟀凶虫照片
不断增加中…
就知道你没看够
人家也舍不得你哦~~~
马上动动手指
关注超级宠物星
我在这里等你耶
还没关注我的小伙伴们
别忘了长按二维码免费关注
已开通写留言功能
吐槽几句有木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