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Go...
刚接触 PCB 制作的朋友,常常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明明买的 PCB 板看着没问题,焊接时却总出状况 —— 元器件焊不上、焊点虚接、焊盘脱落,最后排查来排查去,才发现是 “可焊性” 在搞鬼。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 PCB 可焊性那些事儿,帮新手避开那些容易忽略的 “隐形坑”。
首先得搞清楚,啥是 PCB 可焊性?简单说,就是 PCB 板上的焊盘能不能轻松、牢固地和元器件引脚焊在一起的能力。别小看这个能力,它直接决定了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很多新手觉得 “能通电就行”,却不知道可焊性差会留下巨大隐患,比如设备用着用着突然死机,拆开一看竟是焊点接触不良,到时候返工成本可比一开始选好板高多了。
那新手最容易踩哪些坑呢?第一个坑就是 “只看价格不看工艺”。市面上有些低价 PCB 板,为了压缩成本省略了关键的表面处理工艺。要知道,PCB 基材本身(比如 FR-4)是不导电也不容易上锡的,必须在焊盘表面做处理,常见的有松香处理、热风整平(HASL)、沉金、沉银等。比如松香处理的板,虽然便宜,但存放时间一长松香容易氧化,焊接时就会出现 “不上锡” 的情况;而热风整平的板,焊盘表面有一层均匀的锡铅合金,可焊性就稳定多了。新手买板时,别只盯着 “9.9 元 10 片”,一定要问清楚表面处理工艺,不然很可能买回去一堆 “废板”。
第二个坑是 “存放不当毁可焊性”。有些朋友买了好板,随手扔在抽屉里,夏天受潮、冬天干燥静电,没过多久焊盘就变了样 —— 要么氧化发黑,要么沾上灰尘。要知道,焊盘表面哪怕有一层薄薄的氧化层,焊接时锡就很难附着上去。正确的做法是,PCB 板买回来后,用密封袋装好,里面放几包干燥剂,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如果存放时间超过 3 个月,焊接前最好用酒精棉擦拭焊盘表面,去除可能存在的氧化层和污渍。
第三个坑是 “焊接操作不匹配”。就算 PCB 可焊性再好,焊接时温度、时间没掌握好,也会出问题。比如新手常用的电烙铁,如果温度调得太低(低于 300℃),焊锡融化不充分,就会形成 “冷焊”,焊点粗糙、接触不良;温度太高(超过 400℃),又会加速焊盘氧化,甚至把焊盘烫掉。另外,焊接时间也很关键,一般每个焊点的焊接时间控制在 2-3 秒,太长容易损坏元器件和 PCB 板,太短则焊不牢固。建议新手先在废板上练习,掌握好温度和时间再正式焊接。
最后要提醒大家,选对 PCB 供应商很重要。像捷配 PCB,在可焊性把控上就很到位。他们的 PCB 板都会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从沉金到热风整平,每一步都经过严格检测,确保焊盘表面平整、无氧化;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会控制好焊盘的厚度和粗糙度,让焊接更轻松。不管是新手做 DIY 项目,还是企业批量生产,捷配 PCB 都能提供稳定可焊性的产品,帮你避开焊接时的各种麻烦。